據VentureBeat北京時間7月13日報道,據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稱,全球PC市場已經連續(xù)11個季度滑坡。Gartner和另外一家市場研究公司IDC都認為,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出現滑坡。
Gartner估計,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4.3%至6110萬臺,按出貨量計算是自2007年以來最差的一個季度。
第二季度出貨量最高的六大PC廠商依次是惠普、聯想、戴爾、蘋果、華碩和宏碁。Gartner發(fā)現,在六大PC廠商中只有惠普和戴爾出貨量出現增長。實際上,這兩家公司PC出貨量已經實現五連增。華碩和宏碁出貨量遭遇2位數下滑,其余廠商出貨量下滑7.4%。
圖:各廠商第二季度PC出貨量數據
Gartner的數據顯示,第二季度蘋果計算機出貨量為424萬臺,比上年同期的425萬臺下滑0.4%。蘋果全球PC市場份額由上年同期的6.7%增長至6.9%。
聯想PC出貨量由上年同期的1330萬臺下滑至1220萬臺,跌幅為8.4%。
Gartner指出,Chromebook出貨量增速遠快于整體PC市場。Gartner沒有把Chromebook出貨量統(tǒng)計到PC中,因為Chrome OS仍然依賴于網絡連接,線下功能不夠好。
IDC則估計,第二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下滑3.3%至6050萬臺。根據IDC的數據,五大PC廠商是惠普、聯想、戴爾、蘋果和華碩。
與Gartner一樣,IDC也認為惠普和戴爾PC出貨量出現增長。但IDC認為,其余小公司出貨量出現2位數下滑——12.2%。
過去數個季度影響PC出貨量的一個因素是,固態(tài)硬盤等重要元器件缺貨造成的庫存增加,第二季度缺貨有所緩和,但有些情況下缺貨仍然影響到了出貨量。另外,由缺貨造成的材料成本上漲,開始影響系統(tǒng)價格。
Gartner和IDC分析師認為第二季度PC出貨量減少與多個因素有關,其中包括元器件缺貨。影響每個季度PC出貨量的一個因素是需求不如過去強勁。
Gartner首席分析師Mikako Kitagawa在一份聲明中說,“因內存、固態(tài)硬盤和LCD面板缺貨造成的PC價格上漲,對第二季度PC需求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。不同廠商應對元器件價格上漲的方法各異,有的廠商決定內部消化元器件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,產品不漲價,其他廠商則把元器件漲價的影響轉嫁給用戶。但是,在企業(yè)市場,PC廠商不能迅速上調產品價格,尤其是對大型企業(yè)來說,它們通常會簽訂一個季度甚至一年的采購合同。在消費市場,漲價影響更大,因為購買習慣對漲價更敏感。許多消費者會推遲購買新PC,等待價格壓力放緩?!?/span>
IDC研究經理杰伊·周(Jay Chou)在一份聲明中稱,“雖然不同地區(qū)情況參差不齊,但總體趨勢是全球PC市場趨于穩(wěn)定。雖然最近元器件缺貨影響到了產品價格,我們預計企業(yè)市場的升級周期將推動PC市場增長。盡管游戲PC和設計漂亮的Windows系統(tǒng)出貨量出現增長,有助于消費市場趨穩(wěn),但消費者需求仍然面臨壓力?!?/span>